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魏延的种子三国 > 第302章 【把曹操老婆送过来!】

第302章 【把曹操老婆送过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魏延不行,袁绍会因为曹操被魏延打败的原因起兵为曹操出气(此时表面上袁绍曹操还是盟友),刘表跟魏延的关系已经是不共戴天,魏延的重镇义阳新城距离襄阳不到五百里,南阳郡、义阳郡都是从刘表身上割下的肉,刘表不把魏延消灭,他寝食难安,而吕布、袁术又有可能像那一世那样联手对付取代了曹操位置的魏延。

到时候,魏延是三面受敌,情况比当年曹操面对的要糟糕得多!

鲁肃的话提醒了魏延,魏延便道:“那就接旨吧!”

过不多久,魏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随后,荀彧单人独骑,昂首而来。

魏延这才想起来,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因其生前担任“尚书令”,所以被人尊称“荀令君”,所以留下了一个“留香荀令”的美谈。

此人看起来是白面书生,十分文弱,但魏延并没有因此小看他。

荀彧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放眼三国,只有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比,刘备无诸葛,无法跟操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也不能一统北方。

三年前的兴平元年,是曹操一生最悲惨的一年,便是后来赤壁惨败也没有那么狼狈,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及其一家老小全被陶谦手下大将张闿所杀,曹操痛心疾首,亲自率领军队前往徐州报仇,不料前方战事还没个结果,后方兖州他最信赖的朋友张邈和心腹谋士陈宫竟联合吕布一起背叛了他。曹操大军在外,留守兵少,督将大吏又多与张、陈二人同谋,一时间兖州诸城皆闻风而叛,眼看曹操便要落入腹背受敌,无家可归的境地,却是年轻文弱的荀彧挽狂澜于既倒,驰召夏侯惇,夜诛谋叛者数十人,终使情势安定下来。

可是局势稍定,豫州刺史郭贡便带数万大军兵临城下。传言郭贡与吕布同谋,城破人亡便在眼前,众人皆惊恐万分,惟有荀彧镇定自若,郭贡请荀彧出城相见,荀彧凛然无惧,只身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谈笑从容,没有半分惧色,心知鄄城难以攻夺,不日便退了兵。

关羽单刀赴会被赞其至勇,而荀彧不会武功,但是他谦雅言谈之间的勇决果毅,却是千千万万的虎贲骁将也难以企及,真可谓“智者无惑,勇者无惧”。

虽然荀彧比曹操小七岁,但曹操却将他视为师长,敬重有加。两人关系,可以用钟繇的一句话来概括:“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

曹操麾下谋士如雨,机变无方者不乏其人,曹操与他们君臣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但其他谋士再如何智计百出,也只是“受命而行”,出谋划策,惟有荀彧不同,在荀彧面前,曹操恭谨谦卑得像个向老师求教的弟子,虽然常年征战在外,但无论军国大事,必写信向后方的荀彧请教。

荀彧就像个神人,他能清晰预见事情的结果,他能在一个人最势盛的时候睹见他的败亡,亦能在一个人籍籍无名的时候预见他未来的辉煌,他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却不绝不袖手旁观,而是指引着曹魏集团顺势而为,终而统一北方。

自曹操迎奉汉献帝后,引起袁绍的不满,时袁绍雄居北方,曹操则东忧吕布,南拒张绣。曹操南征张绣,大败而归,袁绍则更加骄矜溢,写信给曹操,辞语骄慢。曹操阅后大怒,将袁绍书信让荀彧观看,说:“现在准备讨伐不义,但力量无法与之匹敌,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较量于成败场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纵然弱小,也必将变得强盛;如果是庸人,纵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项羽的存亡,足以可以使人明白这个道理。现今与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了。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狭窄,任用人才却疑心太重,您明正通达,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在度量上胜过袁绍;袁绍遇事迟疑犹豫,少有决断,往往错过良机,您却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拘成规,这在谋略上胜过袁绍;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能确立,士兵虽多,却不能巧为任用,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虽少,却都奋战效死,这在用兵上胜过袁绍;袁绍凭其名门贵族,装模作样,耍小技而博取名誉,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者大多归附于他,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荣,行为谨严克己,而在奖励有功之人时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效的士人都愿为您效劳,这在德行上胜过袁绍。凭借这四方面的优势辅佐天子,扶持正义,征伐叛逆,谁敢不从?袁绍强大又有何用?”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曹军一开始处在劣势,粮草耗尽不说,士兵也有离散,曹操信心动摇,荀彧写信坚定曹操的信心,曹操采纳其建议,坚守待机,以奇兵袭乌巢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剩余的部队仓皇而逃,从此一蹶不振,此战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曹操由衷地说道:“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惭愤,呕血而亡,子承父业,他的儿子们继续加入到这场争夺天下的角逐中,后来有人对曹操说:“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曹操将要从之,荀彧却反对,曹操也就听从了荀彧的话。

最难能可贵的是,荀彧不但谋略绝世,功高无俦,品行更是洁白清皓如梅上初雪。群雄逐鹿,多少人打着匡扶“兴复汉室”的幌子,实则做了些祸害苍生的事。荀彧不同,他一心“匡扶汉室”以仁义为先,将一团乱的局势处理得清清楚楚的,站在仁与义的地位上,坚守着作为谋士的操守。“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就对君子作出了很完美的诠释,何为君子?光有一身胆识和谋略还不足以称之为君子,怀着一颗仁者之心,救济苍天匡扶君主,使天下重归和平,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这是君子的最高境界,站在最高境界的荀令君,当然是君子。

“魏将军……彼时将军三面环敌,只恐不日将重蹈曹公覆辙!”荀彧对魏延侃侃而谈,完全是站在魏延的角度上,讲魏延如果击败曹操之后对魏延自身的影响,跟魏延、鲁肃忧虑的一样,可以说,荀彧的话正中魏延下怀。

魏延稍微思量,便对荀彧道:“荀令君所言极是,我愿意跟曹操化干戈为玉帛,再度缔结抗袁同盟,只是曹操之前背信弃义擅自背盟,很让我大失所望,这次,我要他把曹丕、曹植、曹彰、卞夫人、环夫人、尹夫人全都送来,还有倚天剑、爪黄飞电,我方才愿意罢兵并与他结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