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鬼才郭嘉之三国重生 > 盛极而衰的周瑜军团

盛极而衰的周瑜军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818黄金屋小说网 www.1818wo.com ,最快更新鬼才郭嘉之三国重生最新章节!

一、赤壁之战的总指挥

要谈“周瑜军团”这个话题必须先谈一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也是一团雾水,关于仗是怎么打的在下不打算详细辨析,南飞只想先明确一下此战的总指挥以及影响。按照《三国志》的记述来看,《先主传》、《武帝纪》和《吴主传》是各说各话。

老曹的传里根本没提到周瑜;刘备的传则自始自终都是周瑜来帮刘备打曹操打南郡;到了孙权传,刘备和周瑜的关系似乎又是平行的了,但周瑜的名字又尽量少提,直到建安十四年(209),才终于写了一句:“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相信经过前面众多烟雾,很多人看到这里脑袋已经晕了,到底谁是军团总指挥?单从以上三主传的记叙来看,貌似是刘备挂了总指挥。遗憾的是唯有《山阳公载记》里面记载一段刘备出场的火烧纪录。

好在《三国志》之后的正史《后汉书》作者范晔是个非常直率的人,有什么想法通通写出来,不避传主讳。在他笔下,我们得以一窥赤壁之战的真相:“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确实是简单明了,次要人物通通省略。周瑜是赤壁一战的总指挥,自然也是紧接着追击曹操到南郡的总指挥;而客军作战的刘备,打赤壁的时候是支队,打南郡的时候自然也是。

那么刘备在赤壁一战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南飞以为,他是名义上的统帅。正如其后,刘备南征四郡的时候先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这个时候名义上的联军统帅就是刘琦。刘备、刘琦的关系相信大家很容易相通。

由此我们可以先总结一下《三国志》的特点。在魏蜀吴三国集团里只有胜利者的传记,记载的才是真实的事实和真实的逻辑——当然不排除夸功成分;而在失败者传里面,则是挖空心思掩盖真相。陈寿在这些人的传记里面,用的是省略和放大传主的手段;不过事情往往是存在的,不能说没有。再来分析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这件事。当我们把这件事放在孙刘联军的基础上考虑,周瑜军团打着助刘琦收复荆州的旗号,是完全合理的政治策略:在大义上,这是帮助盟军收复故土,是报家卫土延续。只有运用这种圆滑的政治策略,才能勉强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抗衡。打仗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义”字旗是可以与“忠”字旗对垒的。所以说“周瑜助先主云云”,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了解这一个规律之后,只要逆向分析,就可以判断一场战争中谁才是主角;而失败者极力隐瞒的事实,必然是赢家的获胜关键。为什么唐诗咏赤壁者多,却几乎没有一首提到刘备?真相是遮掩不住的,只会被遗忘。这一条规律南飞将在下文的考证中列举更多的史料以佐证。

那么,以南飞的思路推理到这里,有个问题必须回答:为什么《吴主传》要极力淡化周瑜的作用?南飞的回答是:孙权打一开始,就极力限制周瑜的权力,力图避免再次出现他刚即位时被多方钳制、大事做不了主的局面。(注7)虽然孙仲谋最终成功了,但是吴国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个饱含悲剧色彩的“周瑜军团”之兴衰,是本文讨论的中心。但本文的主题并不在哪一个人,而是解析在下眼中的这一段历史,以及由此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想。说到底,南飞也只是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了一下陈寿展示给我们的历史而已。

在此给南飞所谓的“周瑜军团”下一个定义:以周瑜为领袖,经历赤壁、南郡两战自然形成的松散军团,其成员包括后来孙刘两国的精锐(名单见第十一章)。该军团众骨干的最大共同点是有志于争霸天下。其灵魂人物周公瑾在尚未表现出篡权野心时便突然死亡,该军团随之瓦解,分化为吴和蜀两大阵营。其原成员的命运也随之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

赤壁一役,老曹损失惨重,荆徐两地同时出现兵力空虚,叛者四起。不过江东集团的反扑严重过了头,建安十三年末,孙权、张昭、周瑜三军齐出,总兵力接近二十万(注1)。周瑜军团乘胜追击,进逼南郡,战略目的自然是横切荆州,夺取上游控制权。张昭进击九江当途(注2),孙权围攻合肥,战略构思也很清楚:合、皖是徐州南线战略要冲,而当途在淮河南岸,孙权显然打算先夺淮南,立东吴于不败之地,然后徐图中原;这也是符合“守江必守淮”这条军谚。

然而这个举动无疑又是狂妄的,单凭吴越那点地盘,除非所向皆克,否则粮食根本经不起攻城战消耗。再加上,文聘凭借涢水据守江夏(注3),正如一把尖刀,威胁着东吴两个主攻方向的侧翼。结果可想而知:张昭战败,孙权攻合淝逾月不下,周瑜包围南郡也久攻不下。对于江东集团来说,眼看就到春种时间,再打不下来就会耽误农时。而曹军呢?淮南方面,张喜的援军已经赶来,曹操也已率主力从邺城出发开向樵郡(注4);荆北方向,乐进和文聘已经从各自的防地带兵前来解救南郡(注5),甚至李忠都大老远从汝南带兵赶过来(注6)。显然两路不能并举,形势到了必须下决断的时候。孙权的抉择是:自己撤回去,全力支持周瑜围攻南郡。

周瑜围攻南郡的时机其实并不算很好。错失夺取合肥的最佳时机且不说,赤壁一战虽然打破了“曹公天下无敌”的神话(注1),但是经历累月对战、士卒也已比较疲弊,所谓“赤壁战胜之威”未必能对战事产生多大帮助。曹仁之所以能固守江陵一年之久,正是在战争之初便抓住这点,初战扬威、挫掉了周瑜军团的锐气(注2);征南将军的神勇表现,势必大大鼓舞了南郡众将士的士气,坚定了曹军守住城池的决心。由于江陵乃荆州军实所在地,南郡一战不克,则注定会演变成一场持久战。但是,由于孙刘联军控制着汉江流域所有水师,所以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曹魏面对关羽水军依然只能干瞪眼。(注3)主动权一直捏在孙刘联军手上,而这一点是后来南郡争夺战联军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不过,就此时来看,围攻江陵也有很大的好处。这一年春天,孙权便攻入江夏,杀掉黄祖,江东集团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南的江夏郡;而在此之前曹操甫得荆州便大败于赤壁,荆南的防卫根本没有时间重新部署;另外,由于赤壁前期刘璋请服、“始受征役,遣兵给军”,老曹打赤壁的时候自然把西线兵力都抽调过来了(注4)。正是乘虚直入之机。江陵南靠长江、位于荆州心脏地带,江陵一围,再取夷陵,有长江阻隔,则北军无法救援荆南四郡,而且此时还可以调用荆南四郡的钱粮“以充军实”。(注5)只要作战顺利,西线的粮食暂时还不成问题——以后再打南郡或许就没有这个好处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江东集团倾国出征,军粮问题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从总指挥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一举攻克江陵,先派一员大将拿下江南诸郡作前线基地,无疑是当务之急;同时,无论打不打下江陵,分水军溯汉江而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可以保护主攻南郡部队的侧翼,又可以阻击敌援军。(注6)然后再派一将轻军掩袭夷陵,破曹仁犄角之援,阻江北之兵,成合围之势。从《周瑜传》来看,刘备集团的行动虽然完全没提到,但战事就是这样部署的。(注7)当然,这一切需要考证。

--------------------

如果我不是装做怕他,并且以为他还活着,那么他死了,我就要挥军掩杀啊,那么刘蜀集团即灭,我也就要退休了,就如钟会、邓艾;如果我不挥军掩杀呢,则失职必祸。空城计已经糗一次了,再多一次又如何?

哎,都说道这份上了,关于“六出祁山”埋藏了一千多年的秘密,今天我全部说了吧。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他无功,那不就是我有功吗?那我为什么不追杀?小曹一定会问这个问题。这样不行啊,我于是每次都是给诸葛亮一点点甜头,目的是欺骗世人的眼光——你们可以看看,诸葛亮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在退军中得到的,其实是我的一种策略:

他的北伐其实只有五次:

第一次:失去街亭,他失败了,我“中了”空城计,让他全身而退。

第二次:他受阻于郝昭的陈仓,退兵时候我让他斩了那个不中用的王双,换上自己的心腹。

第三次:我开始觉得他好烦,不想和他会面,就叫《八卦周刊》瞎说他造反,刘备那个笨儿子就打电话让他回去,我又假装中了他“退兵增灶”的疑兵之计,让他全身而退。

第四次:他们的士兵没饭吃,难以为继而撤兵(我心理想:这遭老头子烦不烦啊,比我女朋友还缠,看我拖死你!),我真的烦了,就给他点大的甜头,希望他不要再来,也好让他立功回去领多点粮食给那些可怜的士兵——我司马家将来还要收编他们去开拓东吴的市场。于是我送了张郃的人头给他——那个时候,整个曹魏集团对我牵制最大的是曹真,而曹真的势力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张郃。诸葛亮退军时,张郃说,诸葛亮谨慎,必然有埋伏,不可追,这家伙不说还好,一说我一肚子火,就强令他追击,正愁没借口封了曹真一派的口呢。我这颗借刀杀人、杀鸡儆猴的棋子,使得曹真旧部的不满迅速消沉下来,重新确立了我在魏军中的领导中心位置。

第五次:就是这次被“死孔明”吓跑。

阎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他呢?如果我真和他过招,他在我眼中只是小儿科:五次攻打我都没得到一颗米饭,我刀舌子还从来没动过呢?!就说空城那次,如果我动了,呵呵,后果可想而知!

我是什么人物?蜀兵用“力”,我用“智”,蜀国用“战略”,我用“道”,诸葛亮使用一切“管理工具”,我则用“管理原理”,都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我和曹老板学功夫的时候,几十年都忍过去了,像诸葛亮这样小心眼的人,天天ot,小到士兵一针一线都过问,必然“过劳死”,我一个“拖”字诀就拖死他,怎么需要费一兵一卒呢!

诸位,天底下,什么叫韬光养晦,什么叫太极,什么叫玩转乾坤,什么叫至阴而阳,什么叫至柔而刚,什么叫枭雄奸雄,什么叫大道无形,你现在知道了吧?

不要执着于计较蝇头小利,不要计较于一时得失。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曹操,刘备,孙权,五虎名将,天下英豪,因为浮躁,都只能成为我司马家一盘棋局里面的棋子。看看三国经理人排行榜?袁绍、吕布、关羽、周瑜……越浮躁、越张扬,越花哨、越追求名声、越是出位,越是不可一世的,越没有好下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不谋整田者,不足谋一粟。

------------------------------------

子曾经曰过:早睡早起身体好。子又曰: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郭嘉嘴里念念有词,却是心不在焉的做着早锻炼——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个两三年了吧——郭嘉想。

想当年自己为救一落水美眉,举身赴清池,结果自然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了。不知道老天爷怎么想的,让自己魂穿到了这个没空调没冰箱没电脑的古代。

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蛮高兴的。三十出头了很多年的单身剩男突然变成了不满二十的英俊少年,难免有些激动啊。再后来嘛,知道了现在正是鼎鼎有名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毕竟老罗yy的某演义大名如雷贯耳,而自己也不能愧对当年全古典文学系唯一男生的称号啊。

话说当初他是想考历史系的说,可惜一分压死一排人,十分就压死一大摞人,外加一个少年幼小、脆弱(……)的心灵啊!所以说这教育制度……不好意思扯远了,总之这一穿让他觉得突然之间就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现代不能做的好多事在这乱世都能放手去做。然而……

用“然而”这个词就表示有不好的事发生。不好的事当然指的是他发现了老天爷的真面目,果断tmd就是个坏蛋!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名字叫郭嘉。神呐!难道自己就是个活不过四十岁的命?

好在郭嘉为人比较乐观,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在自己印象中,历史上的郭嘉除了是个短命鬼之外,还是个号称“鬼才”的神级谋士啊!本来刘备那厮装腔作势的人入不了他的眼,但至少能在孙权、曹操中有个选择的,现在倒好,直接送给曹操了。也罢,顺其自然吧,反正曹操待郭嘉也不薄,郭嘉死了之后,老曹也是鼻涕眼泪一把流。

这年头英年早逝者,武将都是战场上受伤的,文臣都是病死的。也是,古代医术又不发达,难得有个神医华佗还被曹操犯白痴给砍了。郁闷+1,只能靠自己锻炼身体了。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今天什么风,把二位荀公子都给吹来了?”郭嘉边做着“全国第八套x学生广播体操郭嘉版”,边对着门口喊道。

只见门口两个文人打扮的男人,皆着青衣。二人眉宇之间有三分相似然气质浑然不同。一人一贯规整,冠正直,俨然是正人君子的模样,问郭嘉言,笑道:“听此话,奉孝是不希望我二人来了。”

哼,知道还敢来?以为每个人都和你们一样没事做吗?我郭嘉可是个彻头彻尾的穷人,本着早晚会去投靠曹操赚大钱的思想,一直吃着郭嘉祖宗留下的老本过日子。郭嘉的列祖列宗啊,可别说我对不起你们,郭嘉世代寒门,我好歹也能混个侯当当。只可惜世人都不理解嘉,才落得个浪子之名啊。

“那里的话,二位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郭嘉心中吐槽百遍,从嘴里出来就成了狗腿到不能再狗腿的话加上虚伪到不能再虚伪的笑脸。

“奉孝,我们此番可是带了好酒来啊!”另一人见状,笑着走了过来。发高束,气质淡静从容,手提着一壶酒,在郭嘉面前晃来晃去的。

酒?郭嘉眼前一亮,一把抢过:“早说嘛,文若愣在那干嘛?快进来啊……话说公达兄,这么点就,还真不够喝的。”

此间二人,前者荀彧荀文若,后者荀攸荀公达。郭嘉的朋友不算多,但都不是无名之辈,这些年在颍川这人才库结交的,除了荀家二叔侄,就属辛家两兄弟、郭图、戏志才了。后面几位兄弟,都迫不及待的把自己买了出去,只剩下年纪最小不急的郭嘉和“货比三家”的荀家叔侄。

“话可不能这么说,酒不在多而在醇。这可是文若珍藏了多年的好酒,我花了好大力气才为你抢来的。”荀攸笑着搭住了郭嘉的肩膀,荀彧撇撇嘴道:“你倒是借花献佛,我就得忍痛割爱。”

“少来!”郭嘉将二人迎入室内,没有摆茶,直接拿出几个酒杯,盘腿坐下:“你荀文若什么时候也喜欢喝酒了?你们俩就别演戏了。我看呐,像文若这种‘洁身自好’的君子,怕是永远难懂饮酒之乐了。来,公达,咱们喝!”

“奉孝,经你这么一说,我就不算是君子了?”荀攸“不满”的对郭嘉道:“这放浪形骸之名,奉孝一人背足可!”

“公达可不能这么说,敢问公达,何为君子?子曾经曰过,君子和而不同。咱们习惯把文若这种,称为正人君子,咱俩这种,通常被称为‘伪君子’。”郭嘉说罢,猛灌了口酒。

“得!”荀攸剑眉一挑:“可别把我跟你说成一类了。依我之见啊,文若是君子不假,某怎样都无所谓——总之不跟你一类,至于奉孝你嘛,这‘浪子’二字最适合不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