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帝国崛起 > 第六百七十二章意义重大

第六百七十二章意义重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礼部这边不争了,其他的事情就简单了,至于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些东西不过就是大家说说而已,在利益面前,政治人物什么都好商量。陈燮达到了目的,内阁其他人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唯一失落的还是姜逢元,他没怎么插的上嘴。

商议记录送到朱慈烺那里,小皇帝打开仔细看了起来,陈燮在前面来了一段序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断言教育为强国之基石。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过去闭关锁国的大明,开海之后,睁开眼睛看看世界的人很多。就算是朱慈烺深处深宫,对海外世界的了解也不少了。因为开海,大量的财富进入国库,进入内库,得到好处的大明皇室和宗室,绝对不会放手的。得到好处的官僚和士绅,也是不会轻易罢手的。掠夺南洋,掠夺印度,这些事情在国内就算没有人去主动宣传,民间也有很多说法。

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已经不容讳言,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道理很简单。现在大明工商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教育制度的落后。一个国家有九成九的文盲,读书人就那么一小撮,略通格物的少的可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义务教育就是办法。

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在江南推广义务教育,受到的阻力不会太大,时机和条件都是成熟的。江南是特区省之一,先行推广,今后往全国去。义务教育不一四书五经为主,粗通文字、算学,培养的不是官员,而是民间所需之工匠。

陈燮刻意淡化义务教育给官员带来的威胁,这一点可谓用心良苦。说起来还是老办法,先培育一个阶级出来,这个阶级叫做有文化的工人阶级。重点还是要立法,通过法律来推行这个事情,以陈燮的强势,在民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阻力。

朱慈烺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三年义务教育,设女校,女娃是否上学自愿,但是一旦上了学,朝廷有奖励,具体什么奖励,这里没说。江南治下,每户人家二丁抽一,涵盖的范围是8岁以上14岁以下。关键还是这个义务教育是免费的,读书不收钱,就收点杂费。其他的具体补贴什么的,这个要看各省自己的财政状态来决定。

总而言之,需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这个三条。第一,设男校、女校,朝廷出钱。第二,上学的年龄而适用范围人群。第三,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投入的大小。

朱慈烺很快就看完了,颇为欣慰的是,最大的麻烦和阻力不存在了,内阁达成了一致。唯一的不爽就是陈燮要亲自去江南坐镇,推动这个事情。仔细一想,没有这一条,内阁能达成一致么?管这教育的礼部,还不得闹翻天啊。

就这样吧,整理成文件之后,以邸报的形式下发全国,皇帝盖个印,这事情就算是过了。大家别闹腾了,偃旗息鼓吧,别把这货给惹毛咯。朱慈烺的想法很好,朝廷大臣也挺配合的。妥协的结果出来之后,除了个别老顽固还在闹,没太大的动静了。京师里唯一不爽这个事情的,就是朱媺娖了。陈燮去江南,她不能跟着去了。儿子必须留在京师的,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情。郑妥娘和柳如是倒是高高兴兴的收拾行囊,准备回江南。

最终这个事情在朝会上讨论的时候,陈燮往前一站,大臣们都没啥太大的动静。顺利的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陈燮又提了一个建议,南直隶太大了,不好管理,干脆一点以长江为界,划分为江南、江北二省,取消所谓的南直隶。现在是和平时期,乱七八糟的巡抚都撤掉,每个省设一个巡抚就行了。至于南京留都,继续保留就是。南京的六部,也可以取消了,大明现在到处都缺官员,南京六部的官员可以有地方发挥了。

南京六部,一直就是个闲置机构,手里没权,品级再高都没用。

朱慈烺故伎从演,再次以邸报的形式发往全国讨论,这一讨论就出问题了,江北不干啊。哦,好地方都归了江南了,合着江北就该穷啊?不行,就算是要分开,也不能江南作为一个省来用。这事情吵的很厉害,从地方吵到京师。最后还是御前会议来决定。

始作俑者陈燮在内阁会议上很干脆的建议,既然不能按照长江为线,那两个省都有江南江北好了。嗯嗯,就分别叫江苏和安徽好了。怎么划分?简单,陈老爷直接拿出地图来,在上面画线。这个事情的关键,还是南京六部,很自然的六部不会闹腾,都闲的快发霉了,谁愿意呆在南京六部谁呆着。

为了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陈燮搞出这么一个巨大的动静,也是蛮拼的。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